新闻中心
NEWS

新闻中心/News Center

浅谈国内砂石生产线生产技术特点

发布时间:2015-10-13

作者:

来源:

所属分类: 新闻中心

所属分类: 行业百科

浏览量: 13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公路、铁路、水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砂石生产线的生产技术和规模也得到了迅猛发展。2011年我国的砂石产量就达到了100亿吨。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砂石生产线的生产技术也呈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1.料源多样性

 

  早期基础建设工程主要采用天然砂石骨料。由于天然砂石骨料是不可再生资源,是一种地方性材料,其资源分布基本不受人力控制,随着基础建设工程的逐渐铺展开来,天然砂石料源逐渐短缺,更由于天然砂石料的开采影响航道、环境及桥梁等建筑物安全,国家已发布禁令、限采令。目前,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实践中越来越多地使用人工砂石骨料。我国砂石生产线料源已经遇到过的有灰岩、花岗岩、玄武岩、片麻岩、石英岩、砂岩、石英砂岩、变质砂岩、正长岩、熔结凝灰岩、辉绿岩、大理岩、白云岩等,料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是罕见的。

 

  2.砂石加工工艺对不同料源的适应性

 

  为适应料源的多样性,人工骨料加工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现代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针对不同岩石类型,采用不同加工工艺、不同类型的加工设备、不同系统布置方式进行人工骨料生产。即使遇到天然砂石料源,也吸收了人工骨料加工技术,丰富了砂石加工技术。

 

  3.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料源开采

 

  西部水电工程的食疗场地地形陡峭,场地狭窄,传统的以汽车为主的开采运输方法难以实施,从矿山开采引入的溜井运输在大型水电站成功运用。锦屏工程大奔流沟石料场两个斜井总高度达到513m,结合带式输送机运输半成品料,取得巨大的经济和环保效益。

 

  4.制砂技术不断完善

 

  从20世纪60年代试验成功的锤式破碎机、棒磨机制砂到现在的50多年时间,制砂方式经历了单一锤式破碎机制砂、棒磨机制砂、旋盘制砂机制砂、立轴破碎机制砂,到立轴破碎机与棒磨机联合制砂、两级立轴破碎机联合制砂等方式,制砂工艺日益完善,但各种方式仍存在不同缺点,现在国内建筑业已引进国外技术开始生产优质砂石产品。

 

  5.长距离带式输送机的成功运用

 

  长距离带式输送机在砂石生产线中的成功运用,例如龙滩水电站3945m的长带机线等,为大量砂石料运输和扩展料源选择范围提供了新思路。

 

  6.重视环保技术

 

  在砂石生产线的生产过程中坚持环境保护是贯彻国家环保政策的原则,在大型水电站砂石生产系统生产中也高度重视环保。就砂石系统而言,环保内容主要是粉尘处理、噪声防护、废水处理三项。

 

  废水处理工艺一直以来都是砂石加工系统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因具有废水产量大、强度高、浓度高、建筑安装投资大、运行成本高(加药量大)等特性,近年来做了大量有效的尝试和试验工作,曾在多个砂石生产系统使用过板框式压滤机、真空带式过滤机、陶瓷过滤机、卧式螺旋离心机、带式真空过滤机等设备,为砂石加工系统废水处理工艺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

 

  砂石生产线发展的同时,社会的变化也在不断的对砂石生产线提出新的要求,生产技术革新的步伐也将**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