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新闻中心/News Center

陶瓷原料加工技术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15-10-23

作者:

来源:

所属分类: 新闻中心

所属分类: 行业百科

浏览量: 134


  陶瓷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原料加工所消耗的能源占用很大的比重。同时原料加工的质量也决定着产品的品质。因此陶瓷原料加工技术的研究应主要围绕降低能源消耗,提高浆料及粉料的质量来展开。

 

  先谈谈陶瓷浆料的制备。目前陶瓷浆料广泛运用的制备工艺是:陶瓷原料经球磨机湿法碾磨的一次性制浆方法。搅拌磨是一种新型的细粉碎设备,较多运用于喷绘墨水及纳米粉体的研磨加工上。采用球磨与搅拌磨联合使用的方法,即球磨完成前期初级研磨,搅拌磨完成后期的细磨,将使得传统陶瓷原料加工效率产生质的飞跃。

 

  再说说陶瓷粉体的制备。*常用的干压成型的制粉工艺是:陶瓷原料经湿法碾磨、雾化干燥造粒方法。所获得的粉料呈空心球形体,粉料流动性好,砖坯一致性较好,变形及开裂缺陷较少。但仍然存在产品变形,大规格的平面产品需要磨边、刮平。另一种是干法碾磨,加水干法成球造粒、再烘干的制粉方法。干法制粉解决了湿法碾磨水量高,后期干燥能耗大的缺点;由于干法造粒为实心球,成型坯体的密度大,后续的干燥、烧成收缩小。但其仍然存在原料混合均匀度差;由于实心粒子硬度大,成型坯体的粒子间存在微小间隙的缺陷;对个性化产品难适应,工艺普遍适用性差,仅适合洁具或釉面砖的坯料使用,因此一直没有被大量推广应用。

 

  将雾化干燥造粒所得到的空心颗粒,再经干法成球造粒,即可获得组分及水分均匀、且流动性良好的实心球型粉体,若在其中掺入部分雾化干燥粉体效果会更好。成型坯体的干燥、烧成变形和收缩将大幅减少,产品的品质会有显著提高,后期磨削加工的能源消耗也将减少。

 

  另外,浆料与色料干粉的混合;浆料的真空脱泡技术也是影响干压产品及注浆产品品质的重要环节,值得关注。国外在工艺及装备方面,研究的比我们深,做的比我们好,是因为他们真正用了心思、沉得下来,这值得我们业内人士好好反思、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