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制砂机配置及工艺优缺点对比
发布时间:2020-09-05
作者:
来源:
浏览量: 134
【摘要】 随着砂石加工行业的日趋规范,砂石加工工艺技术日趋成熟,选择合理的制砂工艺及设备,才能有效保障砂石料产量与质量。 目前我国经历的主要制砂方式包括:棒磨机制砂、立轴式冲击破碎机制砂、棒磨机与立轴式冲击破碎机联合制砂、2级立轴式冲击破碎机联合制砂(常速立轴式冲击破碎机单独制砂,高速立轴式冲击破碎机整形配合调节),以及最新的塔式制砂楼系统制砂等。 棒磨机制砂适宜湿法生产,立轴破碎机和塔式制砂楼系统适宜干法生产。 对于硬度特别高的岩石,通常采用棒磨机与立轴式冲击破碎机联合制砂;易碎岩石或中等可碎岩石通常采用2级立轴式冲击破碎机或塔楼式制砂系统。 1.棒磨机制砂 棒磨机是早期砂石加工系统的主要制砂方式,软硬岩石均适用,目前一般用于调节砂的石粉含量和细度模数,不作为主要制砂设备。 优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设备可靠、可全开路生产,无需配套检查筛分,大大简化工艺流程;产品粒形好,粒度分布均匀,细度模数可调,质量良好稳定。 缺点:噪声大、单位能耗高、钢棒耗量与耗水量大,需配置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成本高。 如三峡工程下岸溪砂石加工系统加工原料斑状花岗岩,单台棒磨机制砂量25-35t/h,每生产1t砂钢棒消耗量0.5-0.9kg,需水量1.0-1.5t,细砂流失达30%-35%;进料粒径小,一般小于25mm。 2.立轴式冲击破碎机制砂 目前国内很多工程采用立轴冲击式破碎机作为制砂的主要生产设备,生产效率高、砂粒粒形好、运行成本低、土建及安装工程量小,能对中小石进行整形。 破碎腔形无论是“石打石”还是“石打铁”,其生产工艺均采用“进料—破碎—筛分—返回(或进仓)”。 立轴冲击破制砂工艺 一般当原料为难碎岩石、磨蚀性较强时,宜选用“石打石”立轴式冲击破碎机;原料为中等可碎或易碎岩石、磨蚀中等或较弱时,宜选用“石打铁”立轴式冲击破碎机。 优点:处理能力大,噪声小,单位能耗低。 缺点:砂细度模数和石粉含量等参数不易调节和控制,如采用于法生产,石粉含量普遍偏高,如原料易碎,砂石粉含量一般偏高,细度模数偏低,若原料中等可碎或难碎则正好相反;级配不合理,粗颗粒偏多,需与检查筛分构成闭路循环生产。 3.棒磨机与立轴冲击破联合制砂 为了解决立轴式冲击破碎机制砂工艺中,中径砂含量偏少以及提高产量等问题,可采用立轴式冲击破碎机与棒磨机联合的制砂工艺,其工艺流程如下: 石料经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破碎后,进入筛分机分级,>5mm的石料全部返回转料仓,5~2.5mm的石料进入棒磨机破碎、经螺旋分级机后与<2.5mm的石料混合进入成品仓。 棒磨机与立轴冲击破制砂工艺 优点:可根据原料变化灵活调节砂的细度模数和石粉含量,保证成品砂质量。 缺点:工艺流程较复杂、设备品种多,保留了棒磨机及其不足之处。 4.二级立轴式冲击破碎机联合制砂 两种速度组合的立轴式冲击破碎机制砂工艺流程见下图: 2级冲击破制砂工艺 石料由转料仓经给料机、胶带机送入立轴式冲击破碎机破碎,经破碎后进入筛分机分级,然后大于5mm的石料返回转料仓,5~2.5mm的石料送入高速立轴式冲击破碎机再破碎,经再破碎的石料与小于2.5mm的石料混合后进人成品仓。 该联合制砂工艺多用于干法、半干法生产,可提高成品砂产量与质量,实现“以破代磨”工艺。 优点:解决了棒磨机制砂运行成本高、产能低等问题。 缺点:流程比较复杂。 5.塔楼式制砂系统 塔楼式制砂系统是最新的制砂方式,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制砂楼采用全封闭结构,完全与外界隔绝,噪声低、无排放;采用了空气筛,比一般制砂设备分级精度更细更准确,分离合格砂与石粉。 砂石加工系统工艺及设备选择应根据系统规模和形式、周边环境等情况进行合理规划,并满足技术先进、施工方便、运行可靠、经济良好、安全环保等要求。欢迎留言沟通您遇到的问题。
随着砂石加工行业的日趋规范,砂石加工工艺技术日趋成熟,选择合理的制砂工艺及设备,才能有效保障砂石料产量与质量。
目前我国经历的主要制砂方式包括:棒磨机制砂、立轴式冲击破碎机制砂、棒磨机与立轴式冲击破碎机联合制砂、2级立轴式冲击破碎机联合制砂(常速立轴式冲击破碎机单独制砂,高速立轴式冲击破碎机整形配合调节),以及最新的塔式制砂楼系统制砂等。
棒磨机制砂适宜湿法生产,立轴破碎机和塔式制砂楼系统适宜干法生产。
对于硬度特别高的岩石,通常采用棒磨机与立轴式冲击破碎机联合制砂;易碎岩石或中等可碎岩石通常采用2级立轴式冲击破碎机或塔楼式制砂系统。
1.棒磨机制砂
棒磨机是早期砂石加工系统的主要制砂方式,软硬岩石均适用,目前一般用于调节砂的石粉含量和细度模数,不作为主要制砂设备。
优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设备可靠、可全开路生产,无需配套检查筛分,大大简化工艺流程;产品粒形好,粒度分布均匀,细度模数可调,质量良好稳定。
缺点:噪声大、单位能耗高、钢棒耗量与耗水量大,需配置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成本高。
如三峡工程下岸溪砂石加工系统加工原料斑状花岗岩,单台棒磨机制砂量25-35t/h,每生产1t砂钢棒消耗量0.5-0.9kg,需水量1.0-1.5t,细砂流失达30%-35%;进料粒径小,一般小于25mm。
2.立轴式冲击破碎机制砂
目前国内很多工程采用立轴冲击式破碎机作为制砂的主要生产设备,生产效率高、砂粒粒形好、运行成本低、土建及安装工程量小,能对中小石进行整形。
破碎腔形无论是“石打石”还是“石打铁”,其生产工艺均采用“进料—破碎—筛分—返回(或进仓)”。
立轴冲击破制砂工艺
一般当原料为难碎岩石、磨蚀性较强时,宜选用“石打石”立轴式冲击破碎机;原料为中等可碎或易碎岩石、磨蚀中等或较弱时,宜选用“石打铁”立轴式冲击破碎机。
优点:处理能力大,噪声小,单位能耗低。
缺点:砂细度模数和石粉含量等参数不易调节和控制,如采用于法生产,石粉含量普遍偏高,如原料易碎,砂石粉含量一般偏高,细度模数偏低,若原料中等可碎或难碎则正好相反;级配不合理,粗颗粒偏多,需与检查筛分构成闭路循环生产。
3.棒磨机与立轴冲击破联合制砂
为了解决立轴式冲击破碎机制砂工艺中,中径砂含量偏少以及提高产量等问题,可采用立轴式冲击破碎机与棒磨机联合的制砂工艺,其工艺流程如下:
石料经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破碎后,进入筛分机分级,>5mm的石料全部返回转料仓,5~2.5mm的石料进入棒磨机破碎、经螺旋分级机后与<2.5mm的石料混合进入成品仓。
棒磨机与立轴冲击破制砂工艺
优点:可根据原料变化灵活调节砂的细度模数和石粉含量,保证成品砂质量。
缺点:工艺流程较复杂、设备品种多,保留了棒磨机及其不足之处。
4.二级立轴式冲击破碎机联合制砂
两种速度组合的立轴式冲击破碎机制砂工艺流程见下图:
2级冲击破制砂工艺
石料由转料仓经给料机、胶带机送入立轴式冲击破碎机破碎,经破碎后进入筛分机分级,然后大于5mm的石料返回转料仓,5~2.5mm的石料送入高速立轴式冲击破碎机再破碎,经再破碎的石料与小于2.5mm的石料混合后进人成品仓。
该联合制砂工艺多用于干法、半干法生产,可提高成品砂产量与质量,实现“以破代磨”工艺。
优点:解决了棒磨机制砂运行成本高、产能低等问题。
缺点:流程比较复杂。
5.塔楼式制砂系统
塔楼式制砂系统是最新的制砂方式,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制砂楼采用全封闭结构,完全与外界隔绝,噪声低、无排放;采用了空气筛,比一般制砂设备分级精度更细更准确,分离合格砂与石粉。
砂石加工系统工艺及设备选择应根据系统规模和形式、周边环境等情况进行合理规划,并满足技术先进、施工方便、运行可靠、经济良好、安全环保等要求。欢迎留言沟通您遇到的问题。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新闻
2021-09-15
铁路17万公里!高速公路13万公里!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全文发布!
2021-09-15
2021-09-15
2021-09-15
开工啦——公司组织技能与管理培训 推动技术先行 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1-09-15
2021-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