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新闻中心/News Center

工信部智能制造数字转型三年行动计划-力推砂石智能制造

发布时间:2020-03-13

作者:

来源:

所属分类: 新闻中心

所属分类: 行业新闻

浏览量: 134


【摘要】 为促进建材工业与信息技术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加快迈向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起草了《建材工业智能制造数字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并于2月28日公开征求意见。  在针对机制砂石行业,《行动计划》要求重点形成砂石骨料破碎整形、级配调整、粉尘收集、废水处理、物料储运等各环节在线监测和智能控制的集成系统解决方案。  文件指出三大任务、四项保障  三大任务 任务一

     为促进建材工业与信息技术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加快迈向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起草了《建材工业智能制造数字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并于228日公开征求意见。

     在针对机制砂石行业,《行动计划》要求重点形成砂石骨料破碎整形、级配调整、粉尘收集、废水处理、物料储运等各环节在线监测和智能控制的集成系统解决方案。

文件指出三大任务、四项保障

三大任务

 

任务一:建材工业智能制造推广应用行动

     大力培育智能工厂和数字矿山。在实施智能制造成效突出的企业中,发挥标杆企业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完善、迭代和提升,在行业内大规模移植推广所形成的经验和模式。按照智能工厂建设规程和标准,培育一批集智能生产、智能运维和智能管理为一体的建材行业智能工厂,切实提高运营效率、产品质量、本质安全、网络安全、设备管理和绿色发展水平。运用三维仿真、智能采选、自动配矿、无人驾驶和灾害监控等手段,打造一批安全、高效、绿色的数字矿山。

     着力推进关键环节典型应用。针对建材工业流程型和分散型相结合的特点,聚焦生产和经营关键环节,加快推广应用数字化设计、窑炉控制优化、智能仓储物流、个性化定制、网络集成外包、产品质量追溯、在线监测检测、产业链协同等先进智能数字化技术,培育一批单项应用典型项目。在搬运码垛、投料装车、抛光施釉、喷漆打磨、高温窑炉等繁重危险岗位,以及图像识别、切割分拣、取样检测等高精度岗位,加快实施机器人替代。

     加快提高中小建材企业信息化水平。建材中小企业量大面广种类多,要建立建材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智能制造协同推进机制。培育一批针对中小建材企业的解决方案供应商及信息技术产品,建设若干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和拓展相关资源,建设中小建材企业云制造和云服务平台,在线提供工业软件、研发设计、市场营销、物流仓储等服务,加快推动中小企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发展。

 

任务二:建材工业智能制造技术创新行动

     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依托行业骨干企业,创建开放共享的建材行业智能制造创新平台,开展关键共性技术、部件及装备研发;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突破智能控制和优化、新型传感感知、数据采集与分析、故障诊断与健康维护、行业专用软件、特种工艺制造等一批核心技术。

     形成一批系统解决方案。针对建材不同细分行业特点,以矿山开采、原料制备、窑炉控制、物流仓储、在线检测等环节为重点,提炼形成若干套具有自动执行、智能感知、深度学习、智能决策等功能的智能化、数字化、集成化系统解决方案。

专栏一  建材重点细分行业系统解决方案

水泥行业:重点形成矿山智能钻爆、窑炉优化控制、设备巡检运维、智能质量控制、能耗水耗管理、清洁包装发运、安全环保管理、固废协同处置等集成系统解决方案。

玻璃行业:重点形成玻璃熔窑、锡槽、退火窑三大热工控制、冷端优化控制、在线缺陷检测、自动切割分片等集成系统解决方案。

陶瓷行业:重点形成原料标准数据、压机控制管理、智能高压注浆、坯体干燥控制、物料无人装卸、窑炉优化控制、产品智能磨抛、质量自动检测、立体仓储物流等集成系统解决方案。

耐材行业:重点形成原料制备、压机控制、窑炉优化、在线监测、全自动立体仓库等集成系统解决方案。

墙体材料行业:重点形成原料精准制备、坯体成型切割、干燥(蒸压)养护、窑炉优化控制、质量自动检测、智能包装物流、污染排放控制等集成系统解决方案。

保温材料行业:重点形成原料配料均化、自动输料投料、熔窑优化控制、质量在线检测、智能切割(分拣)包装、数字仓储物料等集成系统解决方案。

混凝土行业:重点形成制造执行管理、智能物流配送、在线质量检测于一体,与上游大宗物料和下游建筑工程紧密衔接的集成系统解决方案。

防水材料行业:重点形成自动上料计量、过程质量控制、制造执行管理、封装仓储物流等集成系统解决方案。

非金属矿行业:重点形成集地勘数据管理、原料精细开釆、物料称量均化、选线智能控制、矿物加工优化、参数在线监测、成品包装物流等集成系统解决方案。

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行业:重点形成池窑拉丝控制、智能在线检测、物流自动输送、注塑拉挤缠绕、压制设备控制等集成系统解决方案。

机制砂石行业:重点形成砂石骨料破碎整形、级配调整、粉尘收集、废水处理、物料储运等各环节在线监测和智能控制的集成系统解决方案。

木质建材行业:重点形成原料分选、智能干燥、生产自动控制、在线监测检测等集成系统解决方案。

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重点形成集计算、实验、数据为一体的材料研发设计以及智能化分级、提纯、改性、生长、控制、加工等集成系统解决方案。

     创新一批工业互联网使用场景。构建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鼓励建材行业积极探索“5G+工业互联网”,推动5G技术向生产内部环节不断延伸。推动建材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深化标识解析应用。大力发展建材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开发建材工业APP,实现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的互联互通,突破物理约束、企业约束和空间约束,向企业间协同、社会资源广泛共享的方向迈进。

专栏二  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创新场景方向

大数据:运用大数据采集、分析、挖掘等技术,提高监测追溯、预测维修、质量控制、供应链预判、能源管理等智能化服务能力。

云平台:促进企业将基础设施、业务系统、设备产品向云端迁移,建立建材行业工业云服务平台。

5G通信:引导企业利用5G通信高带宽、低时延、大连接等技术优势,实现互联互通,鼓励探索在无人驾驶、远程爆破、设备运维等领域的集成创新应用。

人工智能:推动人工智能先进算法、国产人工智能芯片及设备在建材行业智能生产、智能决策、智能物流、智能监测、智能追溯等领域的应用。

BIM:运用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促进建材和建筑无缝连接,实现建材全生命周期可追溯、可预测、可维护、可回收。

数字孪生:充分利用计算建模、实时传感、仿真技术等手段实现建材工厂在虚拟空间中的映射,促进成套生产装置设计、安装、运行、维护全周期优化管理。

任务三:建材工业信息化生态体系构建行动

     完善建材两化融合贯标体系。继续引导建材企业依据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国家标准开展贯标工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申请评定;组织贯标咨询服务机构深入企业,对标国家标准开展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创新等工作;建立建材企业贯标、年度测评推广和跟踪反馈机制,推动建材工业两化融合不断向更高阶段跃升。

     建立建材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成立建材行业智能制造标准化协调推进小组,建立建材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组织开展智能工厂、数字矿山等标准和规程研究制定;搭建智能制造标准试验验证平台,结合企业相关领域实际工作开展情况,验证标准的有效性和可执行性。

     培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推动装备、软件、自动化、仪器仪表、系统集成商、安全防护等不同领域紧密合作,加快培育一批针对建材工业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定期公布名单;面向建材行业信息化发展需要,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分工协作、共同发展,建立若干建材细分行业公共服务平台。

四项保障

保障一:加强统筹协调

     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建立健全本地区建材行业智能制造数字转型推进机制,明确时间进度要求,强化督促检查,确保目标完成和任务落地。行业协会、产业联盟、部属单位及高校、骨干企业、科研院所要加强沟通合作,形成推进合力。建材各细分行业和具备条件的企业要制定相关发展规划,设立推进部门和机构,保障人员、资金投入。设立建材行业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提供战略、技术、政策等咨询建议。

保障二:加大政策支持

     统筹用好各类政府资金,加大对建材行业智能制造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标准规范研制、公共平台建设、关键共性技术研发、诊断咨询服务、系统方案和典型应用推广。鼓励设立建材智能制造数字转型投资基金,重点投向人工智能、大数据、5G通信、工业软件、核心器件、工业互联网等在建材领域的应用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建材智能技术装备企业申请有关税收优惠和保险补偿。鼓励金融、人力、土地等要素资源向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智能制造先进企业流动。

保障三:加快人才培养

     实施建材企业智能制造数字转型“一把手”负责制,鼓励设立首席信息官,形成一批带领建材工业智能化数字化发展领军人才。定期举办建材行业智能制造人才培训班,发展一批面向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复合型人才。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高校、院所联合建设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培养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创新人才引进政策与方式,加强国外高端智能制造人才的引进和交流。

保障四:营造良好环境

     充分发挥建材行业协会和智能制造推进联盟的作用,加强对国家政策宣贯和解读,认真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持续开展建材智能制造数字转型水平评估。搭建行业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开展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开展诊断咨询。加强交流宣传,挖掘先进典型,收集整理相关数据和案例,举办人员培训与推进大会。加强国际交流,推进开放合作,与世界各国共同推动建材工业智能制造和数字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除此之外行动还指出:要通过三年的努力,让建材工业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生态和服务体系,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取得创新性突破,重点领域示范引领和推广应用取得明显成效,全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水平大幅提升,推动建材工业全产业链高级化、现代化,加快迈入先进制造业。

     在支撑体系基本完善方面:累计制修订30项以上建材行业智能制造标准,培育5家年产值过亿元的建材行业信息化供应商,建立10个建材细分公共服务平台,基本满足建材行业信息化发展需要。

     在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方面:建立5个建材行业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形成15套建材行业系统解决方案,突破50项建材领域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形成若干大数据、云计算、5G通信、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技术使用场景。

     在推广应用成效方面。推选6家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建立50个建材行业智能工厂,打造15个数字矿山,培育100个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等领域单项应用取得突出成效的典型项目。

 

 

来源:工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