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砂主要工艺
发布时间:2015-07-02
作者:
来源:
浏览量: 134
目前常用的制砂设备为立轴冲击式破碎机、棒磨机、锤式破碎机等。对于硬度特别高、特别难碎的岩石,也有采用超细腔型圆锥破碎机制砂,当原料为硬度较低的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大理岩等),小型砂石加工系统也可采用反击式破碎机制砂。
1.锤式破碎机制砂
锤式破碎机采用干法生产,适用于小型生产系统中,设备成本低,见效快,但产量低、磨损件消耗大,粉尘飞扬严重,且砂的细度模数及质量难以控制。目前在大、中型水电站砂石加工系统种已很少使用,在小型砂石加工系统及工业与民用建设中的砂石系统仍有使用。
2.棒磨机制砂
棒磨机一般采用湿法生产,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设备可靠、产品粒形好、粒度分布均匀、细度模数可调、质量稳定等优点,适用于难碎岩石、中等可碎和部分易碎岩石,对于特别易碎的原料(如大理岩),棒磨机加工会导致石粉含量非常高,造成脱粉困难,且多余石粉只能丢弃造成浪费。由于帮磨制砂的单位能耗高、钢棒耗量大、齿轮润滑油耗量大、噪声大、成品砂脱水困难、进料粒径小(≤20mm)、运行成本高,现已不作为主要制砂设备,仅用于配合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制砂调节产品砂石粉含量和细度模数。
3.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巴马克“石打石”破碎腔)制砂
巴马克“石打石”立轴式破碎机,国内棉花滩水电站、三峡水电站等工程有使用。具有产品粒形好、定子磨损低等优点。但存在有“石打石”的“地毯效应”,产砂率较低等缺点。适应于石料整形及高腐蚀性的岩石。成品砂存在有粗颗粒径及细颗粒径偏多,中间粒径含量少,即“两头大中间小”的缺陷。
4.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石打铁破碎腔)制砂
“石打铁”型立式冲击破碎机。可采用干法、半干法生产工艺又能进行湿法作业(当制砂原料含水率超过6%时,应采用湿法作业)。与“石打石”机型相比,转子结构基本相同,定子(破碎腔)前者为铁砧、后者为石料。铁砧对石料的碰撞效果好,特别适用于灰岩破碎,产砂率高。实践表明,相同设备在转子线速度相同条件下,采用“石打铁”“石打石”的出砂率高。
此工艺具有如下特点:
(1)工艺流程简单,单位能量消耗低。
(2)5~2.5mm的石料**循环破碎,破碎效果差,能量损耗略偏大。
(3)成品砂中2.5~1.25mm、1.25~0.63粒径的石料偏少。
(4)成品砂的粒度模数控制难(人为因素控制)。
(5)石粉(<0.15mm)含量高达16%~22%。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新闻